<body>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 function setAttributeOnload(object, attribute, val) { if(window.addEventListener) { window.addEventListener('load', function(){ object[attribute] = val; }, false); } else { window.attachEvent('onload', function(){ object[attribute] = val; }); } } </script> <div id="navbar-iframe-container"></div> 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 src="https://apis.google.com/js/platform.js"></script> 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 gapi.load("gapi.iframes:gapi.iframes.style.bubble", function() { if (gapi.iframes && gapi.iframes.getContext) { gapi.iframes.getContext().openChild({ url: 'https://www.blogger.com/navbar.g?targetBlogID\x3d10245060\x26blogName\x3dMoment+Life\x26publishMode\x3dPUBLISH_MODE_BLOGSPOT\x26navbarType\x3dBLUE\x26layoutType\x3dCLASSIC\x26searchRoot\x3dhttps://mylukia.blogspot.com/search\x26blogLocale\x3dzh_HK\x26v\x3d2\x26homepageUrl\x3dhttp://mylukia.blogspot.com/\x26vt\x3d-1192957720864506519', where: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navbar-iframe-container"), id: "navbar-iframe", messageHandlersFilter: gapi.iframes.CROSS_ORIGIN_IFRAMES_FILTER, messageHandlers: { 'blogger-ping': function() {} } }); } }); </script>

星期四, 4月 28, 2005

解讀普京的中東之行

我當然冇甘叻,下文是 quote from “來源:新華網”
4月26日,俄羅斯總統普京到達埃及首都開羅,27日,俄埃兩國元 首正式會談,除了商討雙邊關係外,還重點就包括 巴以衝突和伊拉克局勢在內的地區問題交換了看法。訪問開羅後,普京還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訪問。由於這是前蘇聯和俄羅斯元首近40年來第一次踏訪埃及和中東 地區,因此訪問備受世人的關注。

冷戰時期,在前蘇聯的外交架構中,中東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。中東是前蘇聯與美 角逐的前沿,綿延半個多世紀的中東紛爭,都少不了美國、俄羅斯等方博弈的影子。貫穿前蘇聯幾十年中東外交政策的一條主線,就是站在與美國抗衡的立場上,同 情、支持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國家一大片。這種態度鮮明的政策,一度贏得了阿拉伯國家的好感,增加了前蘇聯在中東的份量及在地區事務中與美國針鋒相對的籌碼。 然而,隨 著冷戰的結束和前蘇聯的解體,新生的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江河日下,一蹶不振。究其原因,最根本的乃國力銳減使然,經濟惡化導致政治影響力的下滑,繼而造 成俄羅斯在中東勢力的萎縮。俄羅斯雖是1991年中東和談兩主持國之一,也是2003年中東和平路線圖的聯袂出臺方之一,但這些充其量只是名義上的,與過 去在中東曾擁有的輝煌相比,可以說是天壤之別,今天人們似乎很難聽到俄羅斯在中東的聲音,更見不到具體的行動。

但俄羅斯畢竟是一個世界大國,而中東的地緣戰略、油氣資源庫以及潛力巨大的市場 等,都對俄羅斯有著巨大的誘惑力。近年來,隨著富有進取心的新一代領導人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宮,俄羅斯開始全面調整俄羅斯內政外交,對中東政策的重新定位就 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。不難看出,在難以割捨的大國情結驅動下,國力正在得到明顯恢復的俄羅斯在中東開始了新的攻勢,表現在更多地介入中東事務,以挽回並 逐步擴大傳統影響,並最終獲取盡可能多的“紅利”。

首先訪問埃及和巴以地區,是普京正確的選擇。埃及是地區大國,阿拉伯國家的領頭 羊,在巴以事務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,它可以帶動一片,有助於俄羅斯開展在中東的外交。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問題的核心,是一切癥結之所在,在這個問題上做文 章,無疑觸摸到了中東的“神經末梢”。以色列是前蘇聯一直排斥的國家,現在形勢不同了,那裏有100多萬俄羅斯移民,佔以色列全國總人口的六分之一。俄羅 斯事實上已經改變一味支持阿拉伯的立場,採取更加務實與均衡的政策,近年來與以色列各領域的實質關係有了深刻發展。

阿拉伯國家很看重普京的訪問,事實上,俄羅斯加大對中東的投入,為阿拉伯國家拓 展了可以迴旋的外交空間。面對美國的威逼和高壓,不少阿拉伯國家寄希望於俄羅斯和歐盟等,試圖讓它們充滿自己的“擋箭牌”。但這顯然是一切實際的。俄羅斯 的中東外交,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實用主義,它與伊朗的核合作,向敘利亞出售導彈等,無不如此。此外,普京可以在阿拉伯民主改革上等問題上強調反對外來干 涉,但在具體操作層面,他不可能為阿拉伯“兩肋插刀”。

某種意義上說,這也是俄羅斯的無奈之舉,畢竟,俄國力仍然有限,中東又被美國視 為“禁臠”,其他各方適度幫忙可以,但美很難真正允其染指,更不可能讓紅利分流。無論如何,在多極化格局加劇演變的今天,中東形勢的新發展,為俄羅斯提供 了施展拳腳的機會,它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並正抓住機遇“有所作為”,雖然恢復到前原蘇聯時期影響尚需時日,但朝這個方向努力,卻是俄羅斯的既定目標。(駐 埃及記者 黃培昭)

0 Comments:

發佈留言

<< Home